存款准备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银行存款准备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保命钱”。在央行公布的数据中,截至2020年12月末,我国的银行结余已经达到了8.17万亿元,这意味着什么?相当于人民币近14万亿元。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存款超过了这个数字,那么恭喜你,你可以安心睡觉了。不过,然我国居民的存款总额很高,但是人均存款却不高。
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
上期刚分享过央行与商业银行的类型区别;既然我们接触的是商业银行,那么商业银行一定有自己的行业规范与盈利模式;
银行的主要盈利模式就是用存款利息向社会吸收存款,然后通过更高的贷款利息借贷出去。来赚取中间利息的差价;

既然银行主要向社会公众吸收存款,那么怎么保证普通社会公众存款安全,让群众信任银行,并把存款存储进去;就是一个银行系统稳定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
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也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或存储准备金(Deposit reserve),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存款准备金,是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的总额的比率。这一部分是一个风险准备金,是不能够用于发放贷款的。这个比例越高,执行的紧缩政策力度越大。
- 增长存款准备金率
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反之,亦然。
打比方说,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7%,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7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3万元,倘若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7.5%,那么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将减少到92.5万元。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而保留的准备金占全部活期存款的比率。从形态上看,超额准备金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具有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如在中央银行账户上的准备存款等。
效果
- 可以将金融机构分散保管的准备金集中起来,防止存款人集中、大量挤提存款而导致支付能力削弱,对经济金融产生破坏性影响,保证金融机构的清偿力和金融业的稳定;
- 用于调节和控制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能力和贷款规模,控制货币供应量;
- 增强中央银行资金实力,使中央银行不仅有政治实力,还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